考公和考编哪个容易上岸?

考公和考编哪个容易上岸?每年都有数百万人在考公和考编之间反复纠结:一边是“铁饭碗”的公务员光环,一边是事业单位的稳定赛道。两者看似相似,实则暗藏玄机。今天,我们用全网最硬核的数据对比+真实案例拆解,带你看清上岸背后的真相。

图片[1]-考公和考编哪个容易上岸?-趣考网

一、竞争比PK:考公“千军万马”VS考编“细分赛道”

1.考公的残酷现实:

• 考公和考编哪个容易上岸?国考平均竞争比68:1,热门岗位如税务、海关甚至达到6000:1;

• 省考录取率仅2.79%,意味着每100人中不到3人成功;

• 应届生优势明显:2024年国考60%岗位仅限应届生报考,上岸率比往届生高2倍。

相较于自学考公,报班考公难度无疑降低了非常多,选择一个靠谱的公考班,师资最重要!大家报任何机构关注的第一点就是老师的水平!师资不行,那么一切就是白搭!

要看老师的履历和资质,老师上课给予你的直观感受,能否针对你的个人情况提供选岗建议,提高上岸率的方法论等等,所以自己一定要多去试听!

如果以一个过来人的视角做一些推荐,优中选优的话,高途公考还可以,口碑在网上也不错,整体上岸率非常高,一针见血的选岗建议,一对一定制化授课,有公考小白入门知识科普,公考高分学习方法(行测+申论)。

总之,自己一定要去试听,自己的直观感受最靠谱!

一定记得去下一个高途app,高途的课程和老师在里面都可以看到,价格很多也有标注,是不是适合自己心里就有底了!

另外高途app有个比较不错的学习版块,包括题库、资料、经验分享、小游戏、小工具等等,非常全,平时多刷题、多用这些学习工具,提升才会更快,gogogo!

2.考编的突围机会:

• 事业单位统考平均竞争比约30:1,单招岗位最低可至10:1;

• 专业壁垒降低竞争:教师编、医疗编等岗位要求对口专业,直接筛掉50%以上考生;

• 全年多次考试机会:联考(3月/11月)+统考+单招,比考公多3倍报考窗口期。

3.关键结论:

• 应届生/冷门专业选考公:政策倾斜+岗位限制形成天然护城河;

• 有工作经验/专业对口选考编:用行业经验对冲竞争压力。

二、考试难度拆解:行测申论VS专业科目

考公的“全能型考核”:

• 行测要求“通才”:120分钟完成135题,涉及数理逻辑、言语理解、时政热点等8大模块;

• 申论写作定生死:大作文跑题直接导致总分低于50分;

• 面试突出“机关思维”:2024年新题型增加“突发事件模拟处置”,淘汰率提升40%。

考编的“精准打击策略”:

• 职测难度降维:题量减少20%,常识判断占比高达35%;

• 专业科目成捷径:教师编考教育学心理学、医疗编考医学基础,突击3个月即可掌握核心考点;

• 面试侧重实操:教师编试讲、医疗编病例分析,实操能力比理论更重要。

备考技巧对比:

• 考公必须“三轮复习法”:基础(2个月)+强化(1个月)+冲刺(15天),每日刷题量不低于200道;

• 考编可“单点突破”:专业科目占60%分值,用80%精力攻克拿分大头。

三、上岸后的终极差异:稳定≠安逸

1.公务员的“隐形天花板”:

• 晋升“五年定律”:科员→副科平均需5.3年,40岁未到正科级将面临职业停滞;

• 薪资“地区差”显著:深圳公务员年薪28万VS西部基层公务员月薪不足4000元;

• 工作强度两极分化:核心部门常态化加班VS闲职部门“躺平”风险。

2.事业编的“赛道红利”:

• 职称晋升快车道:教师评高级职称可比公务员早晋升5-8年;

• 副业开放政策:2024年新规允许科研人员兼职,高校教师校外讲课年增收超10万;

• 流动性优势:可跨系统调动至国企或参公单位,比公务员转岗灵活3倍。

3.职业规划建议:

• 追求仕途选考公:组织部、两办等核心部门是晋升快车道;

• 技术大牛选考编:医院主任医师、高校教授等岗位社会地位不输公务员。

你的上岸公式 = 选择×努力×时机

看完这些对比,你是否已经找到方向?记住:

① 应届生优先考公——政策红利过期不候;

② 冷门专业盯住考编——用专业壁垒建护城河;

③ 大龄考生选事业编——年龄限制更宽松。

现在点击评论区留言【你的学历+专业】,免费领取《2025最新考公考编岗位匹配表》!前100名还可获得《行测高频考点速记手册》电子版。

对于“考公和考编哪个容易上岸”这个问题我已经说的很详细了,最后送大家一句话: 没有绝对的“容易上岸”,只有精准的“降维打击”。选对赛道比盲目努力更重要,你的每个选择都在为未来铺路。

作者声明:内容由AI生成

本文来自于百家号作者:琅琅爱分享,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旨在传播优质文章,无商业用途。如不想在本站展示可联系删除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