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消息,近日,北大教授姚洋公开表示,全球产业链的重组不过是中企在全球的重新布局。
姚洋表示,美国对中国产品的依赖度是在上升的。按照原产地原则计算,美国进口里中国产品的份额大约从2018年的20%上升到了现在的25%。
原因就是中国企业开始全球布局了,很多出口到美国的货物不是从中国直接出口,而是从其他国家出口。
姚洋以欧洲向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征收反补贴关税为例说,其背后原因是“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成本优势对于欧洲的成本优势在50%~100%”。
这也意味着,“21%的关税对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影响几乎是零,因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成本优势太大了”。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成本优势,在姚洋看来,欧美加征关税后,先淘汰的是其他国家效率比较低的企业,中国企业占世界贸易的份额只会上升而不会下降,这是经济学原理,也将战胜非理性的预测。
文章内容举报
本文转载于:快科技,仅供信息分享,无其他用途
© 版权声明
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