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消息,据媒体报道,我国首次骨干电网输电通道大规模卫星巡视昨天在江苏完成,有效提升了电网运维质效和防灾减灾水平。
近年来,伴随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500千伏及以上级别的骨干电网网络持续扩张,现已覆盖超过32万公里的输电线路,构成了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基石。
面对如此庞大的电网体系,传统的人工巡视方式效率有限,而无人机巡视则常受地形、气候等多重环境因素的制约。为此,我国积极探索并应用了卫星遥感技术这一前沿解决方案,以期突破现有巡视手段的局限。
本次大规模卫星巡视行动,依托吉林一号高分系列卫星的强大功能,通过高精度的遥感卫星图像捕捉技术,对全国范围内的骨干电网进行了深入细致的隐患识别与排查工作。
在实际操作中,工作人员利用先进的卫星巡视隐患识别系统,高效筛选了400余条电网潜在风险信息,并迅速向一线电力工人派发了隐患治理工单,指导其进行针对性的现场核查。
据统计,本次卫星巡视行动共覆盖了270多条50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累计巡视距离超过1.5万公里,其工作效率相较于传统人工巡视方式提升了惊人的10倍以上,充分展示了卫星技术在电网运维领域的巨大潜力与广阔应用前景。
文章内容举报
本文转载于:快科技,仅供信息分享,无其他用途
© 版权声明
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