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消息,据报道,由东南大学苏州医疗器械研究院顾忠泽教授团队牵头完成的我国首个器官芯片领域的国家标准GB/T44831-2024《皮肤芯片通用技术要求》正式发布。
此次发布的我国首个器官芯片国家标准由顾忠泽院长团队牵头起草,东南大学、博奥生物集团有限公司、江苏艾玮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检验院、南京市计量监督检测院等21家单位共同合作完成。
该标准主要规定皮肤芯片的相关术语定义、皮肤芯片的外观、细胞来源、组件性能、生物性能的技术要求,适用于以微流控芯片为载体的皮肤芯片产品的设计、生产和检测。
据介绍,皮肤芯片作为人体器官芯片的重要分支,利用先进的微流控技术,成功模拟了皮肤的生化与生理特性,构建出具有屏障结构与功能的微型细胞及组织培养平台。
其独特的高通量、自动化培养与检测能力,预示着它将成为毒理测试、药物筛选、化妆品评估等领域的革新工具,有望逐步替代传统的二维细胞培养、动物实验乃至人工皮肤实验,引领皮肤相关体外评价技术迈向新的高度。
展望未来,随着技术的持续迭代与创新,未来我们或许还能看到更多种类的器官芯片,如心脏芯片、肝脏芯片等,将不断涌现,它们将在个性化医疗、精准治疗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文章内容举报
本文转载于:快科技,仅供信息分享,无其他用途
© 版权声明
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