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传来喜讯,一所“代谢紊乱与食管癌防治全国重点实验室”的基地建设正式启动,是集聚全国和全球的科技力量和医疗技术,致力于攻克食管癌的防止和治疗,还有北大和上海交大两所顶尖大学大力加盟,大大的增加了这所实验室的含金量。
食管癌全世界每年约30万人死于食管癌,我国是世界上食管癌高发的国家,每年约有食管癌患者15万人,占世界的一半左右,我国的山西、广东潮汕、河南、四川、江苏、河北是高发区,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就对开始对食管癌防治的研究,在高发地区建立研究点。
我们很多的朋友去过被称为“八大奇迹”和“人工天河”的红旗渠,位于河南省林州市,可是有好多的朋友不知道,林州市是我国食管癌发病率较高的地区。面对这种情况,郑大的医学人员责无旁贷地肩负起搜集病理标本,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食管癌临床数据库,为建实验室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林州市从上世纪的50年代,靠郑大医护人员的两条腿跑遍村庄收集数据和宣传如何防治,到今天郑大的医学人员利用网络建立的成熟肿瘤防治网络,让收集到的数据更精确、更便捷,实现了基础研究与临床防治资源完美结合。
郑州大学的“代谢紊乱与食管癌防治全国重点实验室”的建设,是因为在收集到的大量数据表明,食道癌患者大都存在着糖脂代谢异常,把代谢的研究和肿瘤防治相结合是郑州大学在科研领域的一次大胆创新,致力于破解代谢紊乱诱发癌症的世界难题。
随着这个国家级的实验室的落地,它会给郑州大学带来大量的科研经费,获得资金上的支持,还能引进一些院士、长江学者、行业领军人物等优秀的人才,助力攻克技术难关和加快科研成果的进程,增加了学校的师资力量,对郑州大学来说如虎添翼,锦上添花。
这次郑州大学牵头,与北京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联合共建的国家级的重点实验室,分工明确,强强联合,北大负责代谢基础研究,上海交大负责分子诊断技术,郑州大学负责临床资源,三方共同努力来攻克食管癌的医学难题。
郑州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双一流”建设重点高校,在区域发展和国家战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郑州大学这次开创性地与强校合作建立国家级实验室,彰显了勇于探索,敢于挑战医学难题的勇气和决心。
今日话题:
你对这件事怎么看呢?
本文来自于头条号作者:彬说教育,本站旨在传播优质文章,无商业用途。如不想在本站展示可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