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明确规定不得占用学生的法定休息时间补课,但是有的地区特别高三存在“单休”或“月休”现象普遍存在,有的学校以“自愿学习”之名,行补课之实,给双休政策带来执行难题。
随着《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和《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的相继出台,全国各地高中的学校响应国家的号召,开始落实高中生的双休制度,让高中生更多的有休息、运动和培养爱好的时间。
在2009年教育部又发布了《关于当前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的指导意见》中明确规定不得占用学生法定休息时间补课,今年多地重启双休政策,旨在依法保障学生权益,回归快乐学习、健康成长教育,符合教育规律。
根据《2023年度中国精神心理健康》蓝皮书,现在高中生抑郁检出率非常之高,学生群体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且呈低龄趋势,我们的家长应当高度的重视,在抓孩子学习的同时更要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
这一政策能很好地缓解学生睡眠不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自主能力,能有效降低学生的心理疾病,特别是能减少抑郁症的风险,据统计,高中生的睡眠时间仅有6.5小时,甚至有的学生休息的时间更少。
有的家长担心减少学习时间影响孩子高考的成绩,加剧教育的分层,有资源的孩子可以在双休日可以补习课程,普通家庭的孩子就很难实现。有的孩子沉迷娱乐,家长只能参加校外的培训,加重了家庭的负担;有的家长认为增加了时间成本、接送和监管压力。
在施行双休制度时,各地区的模式不一,有的地区所有年级严格实行双休,但占比极少;有的地区采用折中的模式,高一高二双休,高三单休;有的地区采用自愿留校的模式,学校开放教室供学生自学,教师值班但不授课。
我们来看一下专家怎么说,中国教育科学研究员储朝晖指出,长期超负荷学习反而降低效率,双休能让学生“喘息”,回归教育本质。心理学家周晓林强调,需要家庭教育配合,避免将休息日变为补习日,鼓励社交与体育活动。
双休政策是通过提升课堂效率、优化作业设计平衡学业与休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提升学生创造力的一项教育改革,双休政策不仅是简单的作息调整,更是对教育本质的回归。
今日话题:
你对这件事是怎么看呢?欢迎留言?
本文来自于头条号作者:彬说教育,本站旨在传播优质文章,无商业用途。如不想在本站展示可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