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作为“半边天” 的女性,活跃在各行各业的职场上,巾帼不让须眉,她们与男性一样,发光发热,甚至更加优秀。其实,在成功光芒背后,她们付出了更多的辛苦,顶住了更大的压力,付出了更大的代价。
常言道:“男怕选错行”,对于现代女性来说,同样怕选错行。因为,她们不仅要面对男性同样的压力,还要应对以下独有的压力。
1.平衡家庭事业
女性,孕育生命,将情感倾注家庭,用心经营,细腻呵护,点缀出点点温馨。上得厅堂,下得厨房,温柔贤惠,勤俭持家,相父教子,孝敬老人等等“任务”在身,压力很大。
因此对于家庭,女性的付出通常是更多的那个人,所以她们更需要相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平衡家庭与事业,因此通常会选择工作强度不太大的职业。
2.遭遇职场天花板
对于大多数职场晋升而言,业务能力虽然是主要考查方向,但资历、文凭、人脉、应酬能力等因素也成为能否获胜的影响因素。很多时候,并不是败给了能力,而是其他项目减分太多。
大多数职场女性,反感耗费大量时间去八面玲珑般提高晋升各因素的分值,更希望从事“凭业务能力”就能打破职场天花板禁锢的职业,更有尊严地立足于职场。
3. 工作可替代性强
在职场中,大多数岗位技术含量不高,可替代性强,特别是叠加中年危机之后,被替代的可能性将进一步提升,如果选择不慎,很容易身陷“青春饭”魔咒,“过气”离场。
对于销售、客服、人力、行政等女性占比较大的岗位而言,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多数人通常都会面对来自新人的压力,被替代。
可替代性强的本质原因在于这些岗位很难构筑职业壁垒,符合条件的人越多,可替代性就越强。
因此,对于女性而言,选择一个能够构筑壁垒的职业,将大幅提高职场生存能力。
当然,职场没有绝对的躺赢,更没有绝对好的岗位,虽然有时耕耘可能换不回等量的收获,但不耕耘一定不会获得收获。相对而言,下面的三个职业发展方向,值得集美们考虑一下。
一、公务员
对于女性而言,公务员岗位工作环境较好,最具吸引力的当属工作稳定、工作时间固定。
从作息时间来看,公务员采用 “朝九晚五”的工作时间,工作强度适中,不仅享有双休、法定假日,还很少加班,,让女性能够拥有较多的可支配时间,用于照顾家庭。
从职业发展来看,公务员工作稳定性很高,认真工作,通常都可以顺利工作到退休,不用焦虑中年危机带来的影响。
从收入来看,公务员的基本工资虽然不高,但综合收入却能达到中等偏上水平。这得益于齐备的福利待遇。
公务员除基本工资外,还享有车补、房补、供暖补助、住房公积金、学习补助、职业年金等福利待遇,叠加起来薪资水平可达到中等偏上水平。值得一提的是,住房公积金和职业年金,福利力度很大。
退休后,退休工资按退休前工资的比例计发,工龄越长,比例越高。
因此,公务员是非常适合女性长期从事的工作之一。
当然,成为公务员的难度也是比较高的,虽然有多种路径可走,但条件限制较高,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公务员考试是成为公务员的主要途径,分为国考和省考,一年一次。需要通过笔试、面试、体检、政审、公示等环节。热门岗位竞争很激烈,一次上岸的几率不高,通常需要多次考试,才能上岸。
二、教师
教师通常由事业编制和聘任制两种方式组成。通过教育部门公开招聘考试的考试,为事业编制,而聘任制是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主导的教师招聘工作,不属于事业编制。
虽然前者在待遇和福利上优于后者,但两者都是很适合女性从事的工作。
众所周知,教师的工作时间稳定,除法定假期外,还享有可观的寒暑假期。这对于需要照顾家庭的女性来说,是妥妥的福利。
在收入方面,事业编教师的工资遵循“教师工资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收入水平”原则。聘任制教师平均工资也很有竞争力。
教师社会地位较高,受到各界尊重。桃李满天下的成就感,是其他职业无法提供的。
当然,想要成为一名教师,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竞争也非常激烈。以事业编制教师为例,要通过以下环节,才能入职:
1.学历:本科是起点,热门公办校的学历已经向研究生内卷。专业以师范类为佳。
2.证书:取得二级乙等以上《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取得对应的教师资格证证书。
3.考试:参加编制考试。
4.面试:为学生讲一堂课,考查实际教学水平。
三、会计
前面两种职业竞争激烈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成功者往往属于少数派,对于无法达成上述两种职业规划的大多数女性而言,该选择什么样的工作岗位呢?
会计,是众多职业中,值得女性长期从事的职业之一。
在工作时间上来看,会计工作呈现阶段性繁忙的特点,通常情况下月初、月末比较忙,月中还是会有轻闲的时间的(代理记账公司除外)。管理正规、效益好的公司,会计工作通常分工明确,成本核算、工资核算、往来结算、资产核算、费用核算等财会岗位各司其职,并不繁杂。当然,对于只持有初级证书的会计新人而言,大多数都身处管理不太正规、效益一般的公司,通常要面对身兼数职的繁重压力,累在所难免。因为会计岗位的奋斗期较长,这些辛苦,也是每一位老会计都曾经历过的。
会计岗位具有几个特点,是多数行业无法替代的优点。
1.晋升/加薪机制“简单粗暴”
与大多数岗位相对模糊复杂的晋升或加薪机制不同的是,会计岗位更为“简单粗暴”,即证书+对应能力。通常情况下,标准就摆在那里,业务能力强弱和证书含金量,则决定了是否符合标准。以考取中级会计职称证书为例,就算遇到“达标了却被无视”的情况,也可以选择到更正规的公司任职,同样能达到晋升或加薪的目的。毕竟,有哪一家正规守法的公司,会拒绝一个手持中级会计职称证且经验丰富的优秀会计呢?
2.容易建立职业壁垒
对于人力、销售、行政等很多适合女性的岗位而言,由于职业壁垒很难建立,岗位可替代性强,因此“青春饭”岗位根本无法从容面对中年危机,很容易就会被职场新人替代。
个人壁垒的建立,是提高竞争力的根本,从技能到证书,如果能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那么职业之路将会平坦很多,很容易在竞争中取胜,赢取高薪资岗位。
会计行业,虽然人才总量惊人,但还是可以凭借证书和能力建立起职业壁垒。会计职业可划分为初期、中期、长期三个阶段。
初期:入行初期,卧薪尝胆,手持初级会计职称证,无实战经验,要不断磨练技能。可以将注册会计师、税务师证书列入考试计划,徐徐图之。
中期:工作几年后,拿下中级会计职称证或注册会计师证书,此时壁垒始成,从很多中高级财会岗位的证书要求上不难看出,持有对应证书的应聘者已经碾压很多对手了。
长期:ACCA、CMA、高级会计职称证等侧重管理方向的证书,拓宽知识领域,巩固职场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每年公务员考试中,财会岗位占比很高,企业会计还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对口“上岸”。
3.职业生涯长
对于会计而言,能力+证书越过硬,可选的公司就越正规,以业务能力为考核的环境下,不仅没有那么多糟心事烦扰,而且可以无惧中年危机。
“会计越老越吃香”依然成立,但除了年龄和经验的衡量标准外,还多了管理会计、涉税技能等能力和证书的考量。
大多数人认为,会计岗位不能给公司赚钱,所以不招待见,钱少事还多。事实上,财会对内可以从管理角度节成本、提效率、控风险;对外可用投融资方式,带来增值。对于企业所有者而言,节成本、提效率、控风险、增值的本质同样是创收。这样的会计,怎么会不招待见?又怎么会得不到公司资源的倾斜?
一个合格的会计想要工作到退休,不是一件难事。甚至有一些会计在退休后被返聘,继续发光发热。
千人千面,适合所有人的职业并不存在,以上三个职业,希望能抛砖引玉,引发集美们思考,最终找到符合自己的职业岗位,享受工作、拥抱生活。
想购买考试相关书课的可以到小编首页—东奥书店了解详情哦!
本文来自于头条号作者:东奥会计教育,本站旨在传播优质文章,无商业用途。如不想在本站展示可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