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高校会选择扩招,是为了国家战略需求,解决各领域所需的人才缺口,是国家推动的政策,各校积极响应,制定扩招计划、扩招规模、培养模式、规划学科、向社会公布扩招信息等。
根据2025年3月最新发布的扩招信息,我国多所“双一流”高校积极响应国家战略需求,宣布本科扩招计划,给许多学生提供了进入理想高校的机会。以下是一些重点高校的具体扩招情况及相关学科和培养模式。
1.北京大学,2025年拟增加150名本科招生名额,涵盖的有国家急需的基础学科和新兴前沿领域,依托元培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工学院及医学部培养相关的人才。强化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新能源等学科的合理规划,科学布局,充分体现北大交叉学科的优势。
2.清华大学,2025年拟增加约150名本科生,清华大学另辟蹊径,成立新的本科通识书院,培养人工智能与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主要是面向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进行培养。通过“AI+多学科”融合课程体系,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
3.武汉大学,2025年计划招生7300人,和往年相比较增加了许多名额,学校不仅增加了机器人工程、智慧能源工程、数字经济、时空信息经济等专业,还设立了低空经济双学士学位实验班,目的是服务智能制造、网络安全等国家需求,积极解决“卡脖子”技术的难题。
4.中国农业大学,2025年增加500名本科招生名额,在人工智能与装备制造、粮食安全、绿色能源、食品安全等领域进行培养人才,为了服务国家战略要求开设院士班、卓越工程师班等特色班,强化产学研结合,将科技转化为科研成果。
5.上海交通大学,2025年扩招150名本科,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国家急需的前沿科技领域进行培养人才,学校推进“人类智彗”赋能人才培养,新增357门AI课程和15个跨学科微专业。
6.西安交通大学,2025年扩招200人,招生规模6350名,持续加大对人工智能、信息技术、储能技术等领域的招生规模。近十年学校累计扩招1500名学生,逐渐形成了“新工科+交叉学科”培养的体系。
扩招以服务国家急需、强化交叉学科为核心,包括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战略领域,目的就是培养创新型、能应对未来挑战的优秀人才。
今日话题:
你对这件事是怎么看的呢?欢迎留言~
本文来自于头条号作者:彬说教育,本站旨在传播优质文章,无商业用途。如不想在本站展示可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