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习作:《我做了一项小实验》

很多考生想了解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习作:《我做了一项小实验》,小编通过整理给大家分享一下相关情况,希望有所帮助。

习作要求: 写自己做过的一项小实验,必须是亲自做过的实验。

图片[1]-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习作:《我做了一项小实验》-趣考网

一、 确定实验,明确名称

选择一个简单易操作的实验,像“会站立的鸡蛋”“自制彩虹”。确定好实验后,把实验名称清晰地写在作文开头,迅速抓住读者眼球,比如“今天,我做了一项超有趣的小实验——会跳舞的盐” 。
二、罗列材料,做好准备

实验准备部分,要把实验用到的材料毫无遗漏地列举出来。以“会跳舞的盐”为例,准备一个空碗、保鲜膜和食用盐就够了。写作时可以这样描述:“做这个实验,我先找来一个干干净净的空碗,它白白的,像个小房子;接着拿出一卷保鲜膜,这可是让盐跳舞的关键道具;最后从厨房取来一小罐食用盐 ,一切准备就绪,一场奇妙的实验之旅即将开启,我的心里满是期待。”这样既把材料写清楚,又融入了自己的心情。

三、细化步骤,有序描述
实验过程是作文重点,用“先……接着……然后……最后……”的句式,把每一步操作详细写出来。

仍以“会跳舞的盐”来说:

把保鲜膜轻轻覆盖在空碗上,尽量抚平,让它紧紧贴合碗口,就像给碗戴上了一顶透明的帽子。此时我的手小心翼翼,生怕弄出褶皱。

接着在保鲜膜上倒上一小堆盐,盐粒们聚在一起,像一座小小的雪山。

然后我对着碗口大声喊叫,声音响起的瞬间,眼睛紧紧盯着盐粒

最后神奇的事情发生了,盐粒居然在保鲜膜上“跳起舞”来,上上下下,左左右右,我的心情从紧张瞬间变成了兴奋和惊喜。
四、写作思路

1. 开头设计(吸引读者)

名言引入:

如“伽利略曾说:‘科学的真理应在实验中寻找。’为探索鸡蛋漂浮的秘密,我做了一项实验。”

排比式列举:“一杯清水、一颗鸡蛋、一袋食盐、一根木棒——我的鸡蛋漂浮实验即将开始。”

倒叙悬念:“‘鸡蛋浮起来啦!’弟弟的欢呼声中,我和妈妈完成了一次神奇的实验。”

2. 实验过程(核心部分)

步骤清晰:

使用“先……接着……然后……最后……”等连接词。

如“先将白醋倒入杯中,接着滴入红颜料,然后加入洗洁精,最后撒入小苏打”。

细节描写:

动作:“我小心翼翼地将纸巾揉成团塞进杯底,倒扣入水中。”

现象:“杯底的纸巾竟像被施了魔法,始终干燥如初。”

心理:“搅拌时,我的手心沁出汗水,生怕实验失败。”

3. 实验结果与原理

简要说明现象(如“鸡蛋慢慢浮出水面”),通过设问引出科学原理:“为什么纸巾不会湿?原来杯子里的空气阻挡了水的进入。”

避免生硬解释,可结合生活经验或引用家人的话:“爸爸告诉我,盐水密度大,能托起鸡蛋。”

4. 结尾升华

总结收获“这次实验让我明白,科学就在身边,动手实践才能发现真相。”

呼应开头:“正如居里夫人所说,实验是探索真理的钥匙,我会继续用它打开更多知识的大门。”

五、写作提纲

开头:介绍实验名称,所需材料,实验目的

中间:①实验准备

②实验过程(步骤,现象,心情,结果……)

③实验原理

结尾:总结全文,收获+感

范文:

盐水浮鸡蛋

奇妙的科学世界里有许多有趣的科学道理等着我们去探索。今天,老师让我们做了“鸡蛋漂浮”实验。(开头:揭示要做什么实验)

我们准备好了一个水杯、一个鸡蛋、一根筷子、一袋盐、一个汤匙和清水。(实验所需材料)

实验开始了,我首先往杯中倒入大半杯清水。接着,小心翼翼地将鸡蛋放入杯中。只见这个淘气的宝宝“扑通”一下跳入水底,舒舒服服地躺了下来,痛痛快快地“呼呼”大睡起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然后,我迫不及待地舀了满满一大勺盐,倒入水中。只见,盐像雪花般飘落到水底。最后(运用顺序词将实验过程连接起来),我拿起筷子轻轻地在水中搅拌起来,鸡蛋也随着跳起了“水中芭蕾”。(拟人的修辞手法)

我一边搅拌一边心想:鸡蛋能浮起来吗?我目不转睛地盯着鸡蛋,心里十分紧张。(实验时的感受)盐慢慢融化了,可鸡蛋依然没有浮起来,宛如一个贪睡的小宝宝。(拟人)于是,我再倒入两勺盐,继续搅拌。正当我想放弃时,老师的话在我耳边响起:做事要有耐心,不能半途而废。于是,我又倒了一勺盐。

此时,鸡蛋宝宝仿佛睡醒了,悄悄地将小脑袋探出了水面,像个刚出生的婴儿,睁大了双眼,好奇地打量着周围的一切。(详细观察到的现象,运用修辞,语言生动)我激动得一蹦三尺高,大喊道:“鸡蛋浮起来了,实验成功了!”大家欢呼雀跃起来。(实验成功,表达自己激动的心情)

鸡蛋在盐水中为什么会浮起来呢?我百思不得其解。老师告诉我们:密度大的物体会下沉,密度小的物体会上浮。鸡蛋比清水的密度大,所以鸡蛋下沉;加了盐之后,水的浮力变大,所以鸡蛋就浮上来啦!(总结实验原理)

这个实验,既让我们收获了快乐,又让我们收获了知识,真是受益匪浅啊!(总结全文,写出从实验中明白的道理)

“火山喷发”小实验

“哇,太酷啦!” 当看到 “火山喷发” 的那一刻,我忍不住欢呼起来。这个有趣的实验,我可是期待已久啦!(开头引出小实验)

我要做的实验叫 “火山喷发”。准备好实验材料:一个小塑料瓶、小苏打、白醋、洗洁精、红色色素、泥土。(实验材料)接着,我把小塑料瓶放在桌子中间,用泥土围着瓶子堆成一座 “小山”,只露出瓶口,一座简易的 “火山” 就大功告成啦。然后,在瓶子里倒入适量的小苏打,再滴入几滴洗洁精和红色色素,此时我的心情既紧张又兴奋,眼睛紧紧盯着瓶子,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实验心情)最后,我深吸一口气,快速将白醋倒进瓶子里。

瞬间,神奇的一幕出现了!瓶子里的液体迅速翻滚起来,红色的泡沫像岩浆一样从瓶口喷涌而出,顺着 “小山” 的山坡流了下来,真的就像火山喷发一样!(实验现象)我兴奋得手舞足蹈。

这次实验不仅让我感受到了科学的神奇,还明白了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从而引发 “火山喷发”。我以后还要做更多有趣的实验!(总结全文,写出从实验中明白的道理)

通过AI大模型自动搜索获取,本文来自于头条号作者:小学语数英学习资料,本站旨在传播优质文章,无商业用途。如不想在本站展示可联系删除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8 分享